在电子、医药、科研等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领域,超纯水设备是不可或缺的“净水能手”。它是如何把普通原水变成纯度近乎完美的超纯水的呢?本文将为您用易懂的语言介绍超纯水设备的工作原理相关内容。
一、超纯水设备的“核心目标”:去除水中所有杂质
超纯水,简单来说就是把水中的溶解盐类、胶体、微生物、有机物、气体等所有杂质几乎都去掉的水。要实现这个目标,超纯水设备得经过“多道关卡”的层层过滤和净化,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场“水质净化闯关游戏”。
二、第一关:前置预处理,给原水“初步洗脸”
原水首先进入原水箱,在这里暂时储存。然后通过原水增压泵,给原水“加把劲”,让它能顺利通过后面的预处理装置。
前置预处理的核心是软化树脂过滤器(图中采用杜邦RC120Na树脂)。树脂就像一个个“离子交换小能手”,能把水中的钙、镁等离子“抓”住,换成钠离子。这一步很关键,因为如果水中钙、镁离子太多,后面的反渗透膜容易结垢,就像水壶用久了会有水垢一样,结垢会大大降低膜的净化效果和寿命。
经过软化树脂过滤后,原水的硬度大幅降低,同时还能去除一些颗粒杂质,为后续的深度净化打好基础。
三、第二关:反渗透(RO)系统,“精细过滤”去除大部分杂质
预处理后的水会进入反渗透系统,这是超纯水设备的“核心关卡”之一,分为一级RO系统和二级RO系统,都采用了杜邦BW30 PRO-400反渗透膜。
反渗透膜的孔径非常非常小,小到只有水分子能通过,而水中的溶解盐、胶体、有机物、细菌等杂质几乎都被“拦在门外”。那水是怎么透过膜的呢?这就需要高压泵来“推”水,在高压作用下,水分子被迫穿过反渗透膜,而杂质则被截留,形成“浓水”排出。
一级RO系统先“大筛一遍”,去除大部分杂质;二级RO系统再“细筛一遍”,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度。经过两级反渗透后,水中的杂质已经去掉了99%以上,此时的水已经是“纯水”了,被储存到一级纯水箱中。
四、第三关:EDI模块,“离子级”净化的黑科技
从一级纯水箱出来的纯水,会进入EDI模块(图中推荐采用西门子IONPURE、威立雅/苏伊士、麦克尼斯、坎普尔等品牌模块,也可用杜邦MB20、漂莱特MB400等混床树脂替代)。EDI模块是一种结合了离子交换和电渗析的黑科技。
在EDI模块里,有离子交换树脂和电场。电场会推动水中的离子移动,阳离子往负极走,阴离子往正极走,而离子交换树脂则不断地“交换”并去除这些离子。更神奇的是,EDI中的树脂在电场作用下可以“自我再生”,不需要像传统离子交换那样频繁用化学药剂再生,既环保又高效。经过EDI处理后,水中的离子几乎被完全去除,水质又上了一个台阶。
五、第四关:混床(复床),“抛光”水质到极致
EDI处理后的水会进入混床(复床),这里装填的是“抛光树脂”(比如杜邦抛光树脂MR-3、MR450、UP6150、UP6040等)。混床里同时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,它们就像“终极清洁工”,把水中残留的极少量离子也彻底“抓”走。
经过混床的“抛光”处理后,水的纯度达到了超纯水级别,然后被储存到超纯水箱中,最终通过出水管道输送到用户端,满足各种高纯度用水需求。
六、超纯水设备工作原理的“底层逻辑”:多技术协同,层层递进
总结一下,超纯水设备的工作原理就是“预处理→反渗透→EDI→混床”这四大环节的协同作战:
预处理是“粗筛”,解决水质硬度和大颗粒杂质问题;
反渗透是“细筛”,去除99%以上的溶解盐和杂质;
EDI是“离子级筛选”,把离子杂质几乎清零;
混床是“终极抛光”,让水质达到理论上的超纯状态。
这种层层递进的净化方式,就像给水质进行了“从粗到细,从一般到极致”的分级净化,最终产出能满足电子晶圆清洗、医药注射、高端实验等严苛场景的超纯水。
现在,你是不是对超纯水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了清晰的认识呢?它就像一个精密的“水质净化工厂”,通过一道道关卡的过滤、交换、吸附,把普通原水“雕琢”成了纯度极高的超纯水,为众多高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水质保障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超纯水设备的工作原理简单易懂讲解相关的资讯,欢迎随时在本网站留言或来电咨询相关资讯!感谢您认真阅读!
本文由水天蓝环保(http://www.stlhbkj.com/)原创首发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!
可能您还想了解:
Copyright © 深圳市水天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42337号 QQ:3251589577
服务电话:13378406066 手机:13534248169 传真:075523505442
E-mail:3251589577@qq.com 公司地址: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东周社区聚丰路2580号璟霆大厦